2022-09-02 17:50:00
2022年8月25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关于国家标准《民用建筑通用规范(GB 55031-2022)》、《消防设施通用规范(GB 55036-2022)》、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(GB 55033-2022)》、《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(GB 55032-2022)》的4本工程规范公告,规范里明确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,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,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!同时废止了一大批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!
其中,《民用建筑通用规范(GB 55031-2022)》与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(GB 55033-2022)》中涉及电梯设计有关内容,现对以下内容进行摘录和分析。
1-《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GB 55031-2022》关于电梯设计的内容
针对“5.4.3.2”条的规范内容,MEPM作分析如下:
MEPM之前服务的不少高端商业项目,飞天梯(服务楼层跨度大于3层及以上),从安全角度,往往考虑在自动扶梯两侧设置防坠玻璃板。见下图:
由于防坠玻璃板的重量是作用在自动扶梯的桁架上,且从室内装饰的角度出发,往往不接受自动扶梯中间设置支撑,则进一步增加自动扶梯桁架的结构设计难度和加大结构尺寸,这一点涉及:设计阶段、招标阶段、施工阶段等各个阶段,需要设计师引起重视。
然而,这条规范,增加了一个定语前缀“中庭”,对于设计师,就存在很多的理解,但不限于:
01 MEPM查了下“中庭”的建筑定义,发现在建筑规范里面没有相关具体定义
02 在百度上,“中庭通常是指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,其最大的特点是形成具有位于建筑内部的“室外空间””这条解释,较为常见。
03 根据百度上的解释,就存在下述疑问:
室外扶梯,两边或者单边临空,从防坠角度,应该需要设置防坠措施,但是却不属于“中庭”的建筑范畴。
●室内扶梯,一侧靠近中庭,另外一侧靠近墙壁,从防坠角度,原则上仅需要靠近中庭的一侧设置防坠措施。(由于自动扶梯的安装空间需要,其靠近墙壁处会存在一段间隙,规范也没有规定“间歇”的宽窄尺寸多少属于临空的范畴?)
●很多建筑物,如超市,是没有中庭的建筑概念,但是自动扶梯两边扶手与建筑物的间隙超过500mm,甚至1000mm,同样存在坠落的隐患,那是否需要设置防坠措施呢?
●因此,从“防坠”的角度出发,MEPM认为下述两个主要指标的描述更为清晰、准确:
1)扶梯扶手距离临近建筑之间的间距要求。
2)扶梯最高点的临空高度要求。
●MEPM垂直交通负责人陈可先生长期关注电梯的安全问题,对于自动扶梯的乘坐,提出下述建议:
1)乘坐者站立在扶梯中间,一只手同时扶在自动扶梯扶手带上。
2)乘坐者使用电梯时,不得使用手机。
3)行动不便、携带婴儿、使用各种推车等人群,优先建议乘坐垂直梯。
4)儿童,禁止独立乘坐自动扶梯或者独立玩乐在自动扶梯口旁边。物业管理人员通过视频监控,及时进行安全防范管理。
5)若穿洞洞鞋、裙子之类的服饰,乘坐者需要注意:梯级之间的间隙、梯级与围裙板之间的间歇。
6)乘坐自动扶梯者,请留意“紧急按钮”的位置(通常在上下扶梯口,超过30米还会增加额外一个,一般在中间)。
7)乘坐时,同步留意扶梯自身的状况:扶手带发热、扶梯运行的噪声、扶梯运行的颠簸程度等。
2-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(GB 55033-2022)》关于电梯设计的内容
根据之前服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经验,MEPM提出下述建议:
●可以参考《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GB 55031-2022》之防坠措施,针对市政交通设置的自动扶梯,根据其自动扶梯的扶手距离临近建筑的间隙宽度、临空高度,酌情考虑设置:防坠措施,与时俱进。
●设置在室外的全玻璃的无机房观光电梯,由于太阳直射电梯井道,井道内的空气温度急剧升温并上升聚集在井道顶部,此时井道顶部的空气温度往往大于40℃,那么,井道内的电梯控制箱的变频器就无法正常工作,就会发生故障导致停机。这就是很多乘客在夏天希望去乘坐室外观光电梯,而电梯无法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,因此,室外全玻璃的无机房观光电梯井道上方,MEPM往往建议设置分体空调,直吹:井道顶部的电梯控制箱,确保电梯控制箱周边的空气温度低于40℃。
部分来源:住建部官网